整形价格 https://www.120ghw.com/ 01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尽起精兵南下,誓要活捉赵构。 金军如入无人之境,前锋直抵天长军(今安徽天长),距扬州仅百余里。 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的赵构,直接吓痿了,狼狈窜逃。 御营平寇前将军范琼有样学样,先从扬州跑到了东平。 金军小部队袭扰东平,范琼不做任何抵抗,又狂逃至寿春。 范琼聪明,他知道寿春是兵家必争之地,女真人一定会来打。 因此下令大军不进城,直接绕过寿春,继续逃窜江南。 寿春一个守兵忍不住嘲骂道:“你们不会去杀女真狗,只知道从城下逃跑。” 这下骂到范琼麾下将士们的痛处了,他们停下脚步,和寿春守军对骂了起来。 都被骂到这份上了,再不有所表示,部队就不好带了。 范琼就地驻扎,要求寿春交出这个敢骂他们的士兵,平息军中怒火。 兵荒马乱之际,得罪谁也不要得罪这帮丘八大爷。 寿春知州邓绍密,犹豫再三,决定认怂,抓了这个士兵交给范琼,当众斩杀。 范琼觉得反正都耽误时间了,不如再让寿春出点军粮,犒劳将士。 邓绍密没办法,只好满足范琼的无理要求。 此令一出,寿春守军火了:这帮混蛋,对付女真人不行,祸害自己人倒是把好手。 等范琼的士兵来城取粮时,寿春守军将他们痛打一顿,赶出城去。 范琼恼羞成怒,下令全军冲进寿春,见人就杀,见钱就抢。 一夜之间,诺大的寿春城毁于一旦。 邓绍密等一众官吏被杀,无数百姓无辜丧命。 范琼自京东引军避其锋转至寿春府,甲兵不入城,自循城而南。 有寿春府将兵在城上视之者见其旗认曰:御营平寇前将军,轻薄者戏之曰:御营平寇前将军,不会杀番人,只会走寿春城下过。 兵闻之喧诟不已,琼闻而问其故知其戏也。乃移文寿春府索其发语之人,知军府邓绍密根刷得一兵遣出之。琼命斩于麾下。 是日,军人丁打请者将兵怨斩其同类乃持器仗击之出城。 于是,琼之诸军皆被甲持仗杀,将兵遂入城大乱纵肆杀掠。 绍密死于乱兵,知下蔡县赵许之亦死,州县官往往被害,城中悉为灰烬。 ——《三朝北盟会编》 神奇的是,事后范琼屁事没有,朝廷全当没事发生。 更寒心的是《宋史·高宗本纪》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 “甲寅,御营平寇前将军范琼自东平引兵至寿春,其部兵杀守臣邓绍密。” 寿春百姓白死了。 02 邓绍密死后,淮西提点刑狱马识远代理知州。 马识远是宣和六年(1124年)的武状元。 靖康元年(1127年),金军大举南下,宋钦宗一门心思求和。 求和得派使臣吧。 女真人可没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有去无回的使臣不要太多。 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出使金营。 宋钦宗只好亲自委任兵部尚书王云出使金营。 马识远主动请缨,随王云一起出使。 果然,抵达金营,女真人就开始肆无忌惮地侮辱宋朝。 马识远气愤填膺,挺身而出,要与女真人一较高下,箭术、马术、单挑随你们选。 女真人马上派出军中高手与马识远比试。 结果,“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为獭”的女真人通通在马识远面前败下阵来。 马识远为大宋挽回一点尊严。 可惜,北宋已经跪得太久,站不起来了。 大宋又崇文抑武,马识远文韬武略,却报国无门,当了个小官,夹着尾巴做人。 03 南宋建立后,朝中缺官缺得厉害,马识远才幸运地成为寿春代理知州。 可,他的好运也到此结束了。 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军分兵南下,袭扰各地。 其中一支金军,兵临寿春城下。 此时,寿春还没从范琼之乱中恢复过来,守备空虚,内无强兵,外无援军,根本顶不住金军的猛攻。 司法参军王尚功劝马识远投降,另一个手下王大节更是提前写好了降书,准备将女真人迎进城。 蝼蚁尚且偷生,马识远心里也很慌。 但他最终战胜了恐惧,没有弃城逃跑,更没有投降,而是决心据城死守,尽忠报国。 04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寿春城这么小,怎么坚守? 马识远计上心来——往城墙上浇水。 十月的天已经很冷,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厚又滑,根本无法攀爬。 金兵强攻无望。 金军主将又曾见识过马识远出使金营的英勇之风,于是在城下列阵招降:“马提刑(马识远),城破只是时间问题,想活命的话,你自己看着办。” 马识远态度很坚决:有本事你打进来吧。 但这时,他的手下却起了心思: 1、女真人有意放我们一条生路,此时不降更待何时,没见皇帝大臣们都跑了吗? 2、马识远与金军主将是老相识,他不会与金军勾结,卖了寿春吧? 此念一起,变故横生。 王大节和王尚功趁机发动哗变,挟持了马识远,然后开门投降。 就这样,寿春沦陷,马识远沦为阶下囚。 马识远以为自己死定了。 然而,金军并没有怎么样他,只是带着他离开寿春,去找大部队会合...... 05 金兵一走,王大节松了口气,却又立马担忧起来:万一朝廷日后追究责任,自己下场不问可知。 王大节憋出一招—— 他给朝廷上书,描绘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寿春保卫战:女真人来了,知州马识远阵前投敌,开门投降,关键时刻,是我率领全城军民顽强抵抗,力保寿春不失! 而且,这场虚构出来的大战,得到了寿春军民的一致认可。 只要没人戳破这个谎言,寿春军民非但可以洗刷投降罪名,还能成为大宋有功之臣。 可万万没想到,王大节的上书刚发出去三天,收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 不知道为什么,金军不仅没有杀,反而把马识远放了回来。 王大节慌了:马识远被诬陷投敌,他必然会揭破这个谎言。怎么办? 王大节和王尚功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大家伙一致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杀人灭口。 就这样,马识远不仅全家遇害,还成为了被人唾骂的叛徒。 王大节升为寿春知州。 然而,善恶终有报,苍天饶过谁。 王大节上任当天,大摆宴席庆祝。 酒过三巡,他似乎隐约看见了马识远的身影,惊惧之下,落下病根,重病不起。 不久,暴病而亡。 06 王大节死后,寿春全体臣民继续默契地保守着这个秘密。 直到11年后的绍兴十年(1140年),观文殿学士孟庾出任西京留守。 孟庾这个人有个奇怪的规矩,他每天都要和手下人一起吃饭。 一天,王尚功(承议郎)请病假,说来不了了。 孟庾有点火大:去看看王尚功到底什么情况,不会框我吧? 结果派去的人半天都没回来。 孟庾又派了四五个人...... 过了很久,这些人回来了,个个面无人色。 原来王尚功得了怪病,家人以为他要死了,后事都准备了,结果他又活过来了。 还有这怪事? 孟庾亲自来到王尚功家里慰问。 只见王尚功脑袋肿得像笆斗,眼珠子都凸了出来,有进气没出气...... 过了很久,王尚功颤颤巍巍地说出一句话——请嵩山道士施法。 孟庾请来道士,道士说是马识远的冤魂找王尚功报仇来了。 至此,当年寿春的真相,才水落石出。 第二天,王尚功暴毙。 老王: 历史哪有这么多报应。 王大节和王尚功的下场,只见于野史记载。 被人害死了,做鬼的机会都没有。 被屠的寿春百姓可曾说什么?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三朝北盟会编》、《建炎系年要录》;庄绰·《鸡肋编》、洪迈·《夷坚志》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