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读创深夜档〡三只新股均遭弃购!业内:弃购不如弃申 精研个股谋“中奖”

2022-09-26| 发布者: 南通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上周新股破发率超过50%的数据看来给投资者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记者留意到,三只新股近岸蛋白、唯特偶、凡......
白癜风是什么病

  上周新股破发率超过50%的数据看来给投资者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记者留意到,三只新股近岸蛋白、唯特偶、凡拓数创今晚发布的公告显示,三只新股均遭不同程度弃购!其中,新股发行价高达106.19元/股的科创板新股近岸蛋白遭弃购金额高达1.25亿元;唯特偶(301319)、凡拓数创(301313Z)遭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的金额分别为:1287.6万元、近794万元。

  ▲近岸蛋白披露的网上申购数据

  近岸蛋白表示,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股数全部由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包销,保荐机构包销股份的数量约占扣除战略配售数量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总量的6.95%,包销股份的数量约占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总量的6.72%。

  ▍破发潮又来?“打新神话”不再

  就在上周,共有13只新股登陆A股,其中7只出现了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形,破发率超过了50%。过去,投资者总能通过“打新”方式获得超额收益,但今年以来,新股频频破发,部分投资者打起了“退堂鼓”,中签后也不缴款的“弃购”现象大量增加。

  特别是高价新股。因为发行价格高,它成为大肉签的潜力非常大;但是一旦出现破发,即使破发程度小,中签股民亏损金额也会变大。由于担心“破发”,投资者对发行价较高的新股弃购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例如9月19日上市的华宝新能,发行价高达237.50元/股,中签率仅为0.02%,但却被网上投资者弃购221万股,弃购金额合计5.25亿元;上市首日收盘报210.5元/股,跌幅11.37%,以中一签500股计算,中签投资者当天亏损或达1.35万元。

  此次近岸蛋白遭弃购近118万股,或与近期破发潮有关。高价发行的近岸蛋白站在高价新股破发的风口浪尖上,自然会引发打新股民的担忧。

  ▍新股弃购者多,并不意味着其破发概率高、后市走势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发行阶段遭大量弃购,并不意味着其上市当日破发概率高,也不意味着其上市后走势不佳。

  比如被称为最贵新股的禾迈股份(688032),发行价高达557.80元/股,其新股发行之时同样也遭到了市场的弃购,弃购金额为3.63亿元,但该股上市首日上涨近三成。

  发行价达每股230元纳芯微(688052),此前曾创下A股弃购额最高记录:约7.78亿元,网上弃购比例高达38.76%。但该股平稳上市后一路走高。

  创业板开板以来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新股华大九天(301269)在创业板上市首日高开111.23%,中一签500股能挣2万元,有网友戏称:弃购者哭了……

  ▍三大原因导致投资者弃购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导致投资者弃购的有三大原因:

  一是新股发行价过高,投资者无财力缴款。比如说,华宝新能发行价高达237.5元/股,中一签可认购500股,所需资金接近12万元。而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资金不超过10万元的占比接近60%,也就是说近六成散户都很难拿出10万元以上的资金来参与新股认购,所以只好弃购。

  二是即使可以支付所中签新股缴款,但对该新股上市的赚钱效应强烈存疑,认为会破发并导致个人亏损,于是选择弃购。

  三是个人疏忽导致,比如说漏看了券商的提示新股中签短信,或者因故未能在交易日时间完成银证转账缴款等,这些案例很少,但也有一定比重。

  ▍注意:投资者连续弃购会被列入“黑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中签后连续放弃缴款是有代价的。按照相关规则,如果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纳认购资金情形的,将被列入限制申购名单,基本上半年之内不得参与网上新股、新债申购。

  ▍避开“中签如中刀”,投资者可改变新股申购策略

  市场人士表示,新股中签常有“中刀”与“中奖”两种说法。对投资者来说,不妨改变下在手机上“一键申购”新股的省懒事的做法,在申购前可多研究下拟申购的新股,这样可提高“中奖”概率,规避一些“中刀”的可能,也不浪费难得的中签机会。

  首先,建议投资者在申购新股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方面要挑选安全边际更高的个股进行申购,另一方面则要降低自己的盈利预期。如果中签了,甚至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把盈利预期调整为亏损预期。其次,最好回避以下新股:“三高发行”(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新股;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新股;行业前景不佳、成长性很差的新股。宁可错过,好过“中刀”。

(文章来源:读创)

文章来源:读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南通资讯网 X3.2  © 2015-2020 南通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