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4月中下旬,生猪市场出现快涨。卓创资讯监测显示,截至4月30日,国内外三元交易价格15.1元/公斤,较月初上涨2.52元/公斤,涨幅20.03%。回溯历史上猪价类似波动表现,卓创资讯认为,造成4月下旬猪价非理性上涨的主要原因便是养殖业超半年持续亏损的情绪积压、业者一致看涨的预期,以及“收储”叠加广东“限调”政策“触发”的多因素共振。 据卓创资讯监测,近十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呈现显著的周期性,在2018年之前日度价格涨跌幅度仅有5次日波动超过0.5元/公斤,最大涨跌幅度出现在2014年5月的0.86元/公斤。市场信息相对闭塞,难以形成一致性预期,情绪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后价格涨跌幅度显著扩大,甚至多次猪价的日涨跌幅超过1元/公斤,最高一次波动出现在2019年10月初,日涨跌幅度达3.8元/公斤,创历史之最,价格的调整带有显著的“蜂拥而至”的特点。 换一个角度,根据近十年国内生猪价格日度涨跌幅度分布图也可以显看出,非洲猪瘟发生前国内猪价93.83%的时间0.2元/公斤以内,价格涨跌幅超过0.4元/公斤的时间仅在1.58%。而“非瘟”发生以后国内猪价日涨跌幅超过0.4元/公斤的概率指数性上涨,时间占比高达22.19%,充分说明“非瘟”后的这轮猪周期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程度提升。 卓创资讯的研究发现,2018年5月份以来这轮猪周期非理性超调行情,非理性超调主要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业者的“一致预期”;其次需要足够长时间的“情绪积压”;最后需要一个突发事件性的“触发点”,三者形成共振共同为价格剧烈波动“蓄势”。 刚刚过去的4月中下旬,生猪市场出现快涨,便是因养殖业超半年持续亏损的情绪积压、业者一致看涨的预期、“收储”叠加广东“限调”政策为“触发点”,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价格的非理性上涨。 目前国内生猪行业的周期性仍是显著的产能周期,而非洲猪瘟加速了国内产能规模化程度,因此在基础产能上形成的边际供应量变化受规模化水平提升的影响而不断增强。市场通过调整出栏体重、二次育肥、仔猪育肥等方式能够快速影响短时供应预期的改变,并反映为价格的非理性调整。 在前期产能尚未恢复阶段,价格的波动主要在于基础产能水平叠加边际变化的共同影响;而随着基础产能去化进度有所放缓,产能预期表现相对稳定,价格波动受短期边际变化冲击的反馈空间逐步收窄。不过,当前由于周期底部的持续影响以及反转预期的增强,恰好给市场形成了“预期”“情绪”“触发点”三个基础条件,价格再度出现了非理性的调整,但整体幅度较前期已有所收窄,也说明当前基础产能对价格的主导力仍是决定是否走出周期的根本因素。 基于这一逻辑,卓创资讯认为,目前猪价的非理性调整如果缺乏充分的基本面要素支撑,那么供应边际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力将随着产能的稳定而继续减弱,并且也将因最终缺少需求端支撑而使本次价格超涨再度回归。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